1月1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钱勇出席发布会,盘点过去一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进展情况,介绍新年工作打算。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
刘友宾: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2023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盘点过去一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进展情况,介绍新年工作打算。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先生,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先生,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先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钱勇先生。他们将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通报几项我部近期重点工作。
一、2023年六五环境日主题确定
二、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污水资源化的决策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水利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明确了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19个试点城市分别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山西省晋城市、运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浙江省台州市,安徽省宿州市,福建省莆田市,山东省烟台市、临沂市,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湖南省株洲市,四川省内江市,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甘肃省张掖市、白银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试点地方根据《通知》要求做好试点各项工作,统筹项目内容和建设时序,加强资金政策保障,深化部门协作联动,及时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续、可复制,具备全国推广价值的优秀案例。
三、2023年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印发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重要要求,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具体部署,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印发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新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根据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结合监管实际,经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清单》明确了14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发布《清单》,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明确了目前新污染物治理“治什么、怎么治”,是全面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主要抓手,防控突出的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动《清单》中各项环境风险管控措施落地见效。
下面,请孙守亮司长介绍情况。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
孙守亮: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以线下的形式见面交流。马上就是农历的春节,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衷心祝福记者朋友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生态环境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下面,围绕此次发布会主题,重点就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进展和2023年工作的一些考虑,同大家作个交流。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和成效。
我们对全年重点任务和大事要事进行了盘点调度,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可以归纳为五个特点:
第一,始终“高举旗帜”。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旗帜。与中宣部共同编写出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成功举办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国际国内重大活动、重要场合积极阐释和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项工作中记者朋友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高质量完成“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生态文明建设单元配合筹展等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努力构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图景。
第二,始终“服务大局”。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助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按照国务院部署开展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出台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建立环评审批“三本台账”和绿色通道,服务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推动建立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相关机制和项目支持的保障体系,全力促进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发挥好环保支撑服务保障作用,切实履行好稳定宏观经济的部门职责。
第三,始终“奋力攻坚”。我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广大群众更多感受到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印发实施八大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制定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对106个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8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51个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授牌命名,持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第四,始终“引领合作”。我们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引领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向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的蓝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引领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会议(COP27),为取得一揽子积极成果作出重要贡献。加强生态环境双边、多边国际合作。
第五,始终“强基固本”。我们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实现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组织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80余项。深入排查整治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完成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在广大媒体朋友的支持下,成功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引领全民共建共享美丽中国新风尚。
过去一年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实现了很多方面的新进展、新突破,实属来之不易。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效践行“两个维护”。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稳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是总体情况。谢谢!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
刘友宾:下面请蒋火华副司长介绍情况。
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
二是天空地一体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首次发布生态环境卫星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内新发3颗生态环境卫星。“五基”协同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体系模拟沙盘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驻足观看,听取讲解。卫星、无人机、走航车等监测新技术在污染防治攻坚、冬奥会环境质量保障中大显身手。碳监测、生态质量监测、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取得阶段性成效,全方位有力支撑了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
三是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保真”“打假”两手发力,从严加强国控站点管理,用更严密法治更严格制度严惩监测弄虚作假行为,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不断增强。
刘友宾:下面请钱勇主任介绍情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钱勇
钱勇: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新年伊始非常高兴同大家见面,介绍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情况。首先我代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对大家给予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取得重大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中央深入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1年5月,经党中央批准,在生态环境部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这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出的重大战略安排。生态环境部党组高度重视,强化政治引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部党组书记和部长为双组长的推进建设领导小组,对标建设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国家队和领头雁,集中资源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高地、两平台”,即理论研究高地、学习宣传高地、制度创新高地、实践推广平台和国际传播平台。2021年7月,研究中心依托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成立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工作要求和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始终把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首位,突出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配合完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编写任务,组织召开出版座谈会。
二是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和一批专项课题,编写出版《美丽中国》,在“四报一刊”发表系列理论文章。
三是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创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
四是配合中组部、中宣部制作专题节目,推出《世界因此美丽》等5部宣传短片。
五是支撑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试点示范工作,开展地方实践案例研究。
六是依托COP27、COP15等国际场合组织召开主题边会,开展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下一步,研究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宣传阐释,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走向世界。